面对这些新政,那些长期破净的股票是否会有所变化?钢铁业央企人士没有正面回答,只道:“要更相信市场。”然而,盛强与团队伙伴们已积极“下场”,尝试使用分红、回购、股权激励等多种工具,来实现市值管理的目标。他们希望重塑上市公司的价值。
监管部门拟对央企上市公司的市净率等具体指标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一家央企上市公司已率先尝试将市值管理纳入高管绩效考核,占比5%。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如何,尚需时间验证。
政策信号
国资委2024年要求全面推开市值管理考核,央企随之响应,开始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制造业央企上市公司董秘透露,自己所在的公司开始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占比5%,并感受到了考核的积极影响。
除了考核,证监会11月15日发布的《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合规运用多种工具,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物”)董事会秘书孟君奎认为,国资委与证监会市值管理的要求和目标一致,国资委侧重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证监会则侧重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
董秘当上了“销售员”
盛强如今的角色已不再是单一的董秘,他更像一名股票“销售员”。他频繁在电梯旁与投资机构讲述公司愿景,邀请机构调研,希望将自家股票“推销”出去。
根据最新政策,盛强所在公司计划使用低息贷款进行股票回购,以此稳定市值。他的“市值管理工具包”里收纳着包括分红、回购、股权激励、投资并购等在内多种市值管理工具。
盛强强调,市值管理的底层逻辑是健康且创新,他认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不同,需要用自己的逻辑来讲述公司价值。
新的“碰撞”
11月19日,十几家上市公司聚首一家央企集团,专门探讨市值管理,寻求更多的办法。
在这场内部交流会上,一家投行机构受到“热捧”,为上市公司解答市值与市值管理的概念,分享市值管理的经验。
盛强首次尝试寻找外界专业机构的帮助,他计划2024年招标一家中介来帮忙做市值管理,涵盖舆情管理、价值传播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盛强深感挑战重重,包括与境外投资者的沟通问题。他表示,境外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在投资逻辑上的差异,将是未来需要克服的难点。
在即将上路演前,盛强表示:“去实干、去挣钱、去分配利润,公司的市值才能提升,没有别的捷径。”
挑战
国企市值管理并非首次推行,但过往并不顺利。国资委首次推行的市值管理考核,有望开启新的局面。而面对市场的复杂多变,如何更好地进行市值管理,仍是盛强及其团队未来需要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