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山的崇山峻岭中,隐藏着一条名为“林迈可小道”的蜿蜒山间小道。它穿越凤凰岭、贝家花园、妙峰山等地,通向雁北太行山一带。那么,这条小道为何以林迈可命名?
林迈可,英文名为迈克尔·林赛,出生在英国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一位曾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担任院长的哲学家,同时也是英国上议院议员。林迈可自幼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主修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毕业后从事教育与研究工作。
1937年,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欲推行牛津大学的“导师制”,计划聘请外籍教师来华教学。时任燕大社会系主任的吴文藻赴英国物色教师。机缘之下,他结识了迈克尔·林赛。尽管林迈可当时对中国并不了解,也未曾听说过燕大,但他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工作”,因此欣然接受了吴文藻的邀请。司徒雷登的妻子冰心后来为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字——林迈可。
燕京大学,这所英美合办的教会大学,在沦陷时期的北平,如同一座自由的孤岛。林迈可的到来,使他对这个花园般的校园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学校的大楼虽为外国建筑,却带有中国式的屋顶卷曲外表,内部则是欧化的,拥有各种现代化设备,以及漂亮实用的中国家具。”
林迈可担任8名学生的经济学导师,教授经济理论,工作并不繁重。闲暇之余,他热衷于组装收音机、音响,是无线电的“发烧友”。他会邀请学生们到家中喝下午茶,并拥有一辆摩托车和一台德国制造的蔡司伊康相机。每逢假期或周末,他都会骑着摩托、带着相机游走在北平郊区及周边地区。
1938年暑假,林迈可相约两位朋友乘火车前往保定,再由保定骑自行车到冀中乡间旅行。途中,他们邂逅了吕正操将军的部队,受到了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甚至被邀请参与游击队袭击日军的行动。随后,在吕正操部队的护送下,林迈可一行越过平汉铁路,在山西五台山见到了加拿大医生白求恩。
林迈可与白求恩曾同乘一船来华,因志趣相投而结为挚友。五台山重逢,两人倍感惊喜。经过一周的相处,林迈可观察到白求恩的两大特点:“一是他热爱他的病人,绝不让后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二是他在学习外语上很无能,在中国一年多了,却只能说‘开饭’之类的简单汉语……”
这次旅行让林迈可深受八路军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仍英勇抗日的精神所触动。回到北平后,他决定利用作为外国人的特权——出入城门不被搜身,帮助八路军购买紧缺药物、通信零件和其他他认为有用的物品。
有一次,林迈可在东安市场的一家书店发现一本有关炸药制造的教科书。他买下这本书后,和别的器材一起送出城去。后来,他发现晋察冀的炸药制造有了改进,爆炸效力更强。他坚信,“其中就有这本书的功劳”。
当时,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严密的物资封锁,药品更是严控的“违禁品”。为确保安全,林迈可买回药品后,会将药瓶上的商标和店名全部撕掉,然后换上自制的标签,并找老实可靠的学生李效黎翻译成中文。
林迈可和李效黎的关系日益密切,1941年5月,林迈可向李效黎求婚。李效黎在拿到毕业证书的第二天,与林迈可在燕大未名湖畔举行了一场西式婚礼。司徒雷登担任他们的证婚人,他在校刊上表示:“中国学生嫁给外国教授,这是本校第一次。”
婚后,夫妇俩多次沿着“林迈可小道”运送物资,也多次从这条小道返回燕大。他们准备了两只帆布背包、可以吹气的橡皮床垫和一些食物,以备万不得已时,可以与游击队员一同逃入山中。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宣布向日本宣战。林迈可夫妇闻讯后迅速逃离燕大,此后转战于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之间。林迈可帮助八路军修理无线电收发报机,教授部队技术员无线电课程;李效黎则进行调查研究,并在电讯学校教授英文。
抗战胜利后,林迈可一家返回英国。临行前,毛主席设宴为他们送行。林迈可于1994年逝世,李效黎于2010年回到北京定居。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但“林迈可小道”仍见证了中英人民的美好友谊,以及抗日军民的英勇顽强。
图片来源:布里斯托大学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微信公众号
记者:张小英